查看原文
其他

观点|谨防新一轮“文山会海”

叶建平 领导文萃 2019-12-09

“文山会海”现象曾经几度整治,但在互联网时代却呈新一轮爆发之势,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,亟待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整治。

新一轮“文山会海”来势汹汹

日前,笔者在温州市瓯海区法院了解到,该院2016年收到各类院外来文3202件,收到各类院外会议通知335个。2016年全年法定工作日251天,平均每天需收阅处理院外文件12.76件,参加院外会议1.33个。这些会议是指有文据可查的,还不包括一些临时性的如发生紧急状况的应对会议,领导临时决定的调研考察座谈,贯彻传达重要会议精神、重要领导调研指示的临时性会议等。法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、专业性,大量的政府类、部门类文件和部分党委文件不会发往法院,尚且有如此之多的文件、会议,其他机关的文件、会议又有多少呢?

这些院外文件大部分传阅到班子成员,小部分扩大范围传阅,业务方面的要传达到点到人;这些会议主要由个别领导参加,小部分参加到庭长、法官一级,直至全体干警。为了落实这些文件、会议要求,法院需要进一步地部署安排。除了这些院外文件、会议之外,法院自身还要起草大量的文件,如业务指导、问题调研、工作处理、信访应对、案件审判、审务管理、队伍建设等,同时需要召开大量的会议,常规的有每周例会、审判委员会会议、院长办公会议、院务会议、党组会议、党组中心组学习会、情况分析会等,这些会议一般安排每周或隔周固定时间召开,还包括一些公检法联席会议、府院联席会议、部门协调会议、业务研讨会议。该院改革后法官员额为39人,其中院领导班子11人,2016年新收各类案件13979件,上年度留案1558件,办结14240件,需要开庭审理大量的案件,起草大量的法律文书,面临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。时间对于法院极其宝贵,如此大量的院外文件、会议对法院工作的影响非常之大。

近年来,“文山会海”不仅全面复燃,而且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比起以前问题更加突出、负面效应更加严重,还呈现了互联网时代新的特点,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。

1

一是文件越来越多,内容越来越长。以前制定文件无论如何总还要亲自下到点上进行调研,起草文件需要手写机打,受条件限制还不至于过多过滥。现在有了网络强大的信息搜索、处理条件以及便捷的文档复制、编辑等功能,让文件起草者感觉信息资源俯拾皆是,让写文件越来越容易,故而文件越来越多、越来越长。

2

二是会议数量越来越频,参会人员越来越多。现在经济上去了,网络发达了,一个通知即时全国即知,电视电话会议成了家常便饭,一呼啦就可以召开3000个分会场几十万人参加的全国会议,或者一省、一市、一县多级干部会议。参会对象不断地一再扩大,即便是全国、全省性会议没有增多,但地方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参加会议的次数也是几何级增多,早已不堪其扰。


3

三是会议形式越来越繁,负面影响越来越大。文会交相衬托,要求越来越多。程序环节越来越细密,形式要求越来越花哨,时间跨度越来越伸长。经常情况是文件、会议交叉进行,会前发文要求调研,会上要求汇报传达,会后发文要求贯彻。文件、会议部署的主题、活动、组织、载体、措施、台账、总结、验收越来越繁杂;一些会议对包括参会人员的着装、会场布置、会议条幅、媒体宣传都有具体要求,一些会议的相关人员分成出席、列席、听会、旁听、媒体、会务、辅助等;有些会议为了照顾相关与会领导有讲话的机会,特意将本来完整、全面的内容分成多人讲话,损害会议效果。所有这些成本越来越大,效果越来越差,而离工作实际、人民群众则越来越远。

不少文件、会议经常与日常工作、正常安排相冲突,临时调整又打乱大量相关人员的既定安排,造成许多单位、人员疲于应付,苦不堪言。

进一步认识“文山会海”之弊

“文山会海”的要害是劳民伤财。

最主要问题是大量挤占时间,笔者对此常有切肤之感。“无端的浪费他人的时间无异于图财害命”。粗略估算,按公务员年人均收入12万元计算,每月1万元,每月工作时间21天,计每天476元,半天238元。笔者粗略上网搜索了一下,看到一个行政系统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约4万人参加,单参会人员的时间成本约为952万元/半天;在此之外,由于会议冲突,调整已有工作安排,又会产生巨大的时间成本,这些成本只有认真核算才有感知体会。所有这些成本并不由部门、领导买单,而是由百姓买单,最终祸害的是百姓利益。 

“文山会海”的实质是人治思维。

一些领导热衷于当读稿员,热衷于当垃圾文字制造者,归根到底还是人治意识作怪。不少领导要求广播有声、电视有影、报纸有字、网络有言、地方有势,不少目的是为了树形象、立声威、壮门面、装政绩、求升迁,至于内容、成本、质量、效果如何,则在所不问。个别领导为了壮声威,动不动发文要求有规格、有规模、有形象地召开会议,指定领导级别、扩大参会范围,会议纪律越来越严,大型的会议照样要求一一设定位置,一一对号入座,动用监控系统实时扫视,对不符要求者不问情形,立时喝斥,当场处理,以立声威。

“文山会海”的关键是暗箱运作。

发文、开会一般都是内部行为,范围、对象特定,一般不对社会公开,因此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,这也是“文山会海”一再泛滥而不得制止的一大原因。有些人片面地认为,发文、开会是单位、系统的内部活动,殊不知,这些内部文件、会议管的是人民的干部,花的是国家的财政,针对的是社会治理工作,耗费的是社会资源,造成的后果由人民承担,完全具有公共性、社会性,应当对人民负责,请人民参与,向人民公开,由人民监督。

(摘自《领导文萃》2017年7月下)

稿件来源:《改革内参》

 推荐阅读 


观点|资政|仕态|为政|笔记|哲思

读史|人物|域外|管理|品读|言论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